聚力提“汽”的源动力
——扶沟县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观察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5-10-21 08:52:33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作为我市重点产业链的链主单位,扶沟县正全面融入周口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全力推动该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该县聚焦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底盘零部件两大产业链条,统筹推进中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新能源汽车配件产业园、绿色无尘铸造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区域集聚力、全省引领力、全国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近日,记者走进扶沟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探寻汽车零部件产业蓬勃发展、聚力提“汽”背后的“源动力”。

  培育壮大 产业集聚“扶摇直上”

  走进位于中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河南盈宏工业有限公司(简称盈宏工业)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台自动导引运输车不停挥舞机械臂搬运物料,控制屏幕上实时显示生产数据。

  据了解,盈宏工业成立于2024年6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年产缸盖缸体15万只、发动机1万台,是一家专注于高品质铝制汽车零部件研发与制造的企业。

  盈宏工业拥有先进的机加工中心、质量检测设备和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工艺,能对铝合金材料进行高精度、高效率加工,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发动机系统、传动系统、底盘结构及车身部件等。

  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是扶沟县的特色产业,其中缸盖缸体制造更是该县的传统产业。近年来,该县瞄准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底盘零部件两大产业链条,强力推进全县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建设中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是扶沟实施“聚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

  中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位于该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一期占地274亩,主要建设标准化厂房、研发检测中心、服务中心等,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吸引20多家零部件生产企业入驻。嘉友机械项目作为周口首家“黑灯工厂”,投资5.2亿元,2022年落户该产业园,已获国家专利14项,建成智能化生产线12条,年产缸盖缸体15万只、发动机零部件260万套,实现产品研发、生产、检测一体化。

  扶沟县冠城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实施的年产10万台新能源发动机缸盖缸体机底盘件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新建新能源发动机缸盖生产线1条、新能源发动机缸体生产线1条、新能源汽车底盘件生产线1条,可年产10万台(套)汽车零部件。目前,该项目已建成投产,实现年产值5亿元、年利税4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20个以上。

  数据显示,全县现已培育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其中汽车零部件规上企业15家。今年以来,总投资21亿元的超轻汽车轮毂产业园、总投资6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密封制品等项目先后落地;嘉乐华汽车配饰、杭州显明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加速建设,标志着该县“引入高精尖、打通关键环”方面实现新突破。

  创新驱动 产业发展朝“汽”蓬勃

  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扶沟县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不断夯实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硬支撑”,这是其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关键。

  始建于1958年的国营扶沟县机械厂是该县缸盖厂前身,后更名为河南省气缸盖厂,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生产上海柴油机厂的配套产品。该厂技术力量雄厚,缸盖缸体品种齐全,市场份额大,特别是6105气缸盖曾占全国汽配市场份额的60%以上,6135系列气缸盖产品曾被评为河南省优质产品。2008年,河南省气缸盖厂改制后,一部分有经济头脑、有管理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借助其技术和市场优势,先后成立30家不同规模的缸盖缸体铸造加工企业,从业人员3000多人,为扶沟县缸盖缸体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扶沟县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新兴领域,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一大批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先进制造业企业落地生根,使“老产业”焕发新生机。

  扶沟县隆力气缸盖有限公司是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气缸盖、气缸体的研发、工艺设计、铸造、加工于一体,已成功进入国际市场。近年来,该公司先后引进缸盖缸体数字化、智能化加工设备和全自动数控生产线, 配套建设产品研发中心、行业质量检测平台,采用电频炉和消失模铸造生产工艺,实现绿色生产。

  扶沟县新原科技有限公司是早期入驻中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发动机液压悬置及各种连接杆等汽车配套产品生产。目前,该公司年产发动机液压悬置30万套、各种连接杆50万套,产品出口巴西、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

  “禾瑞光电是一家专业从事光学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禾瑞光电董事长高亚明表示,禾瑞光电专注于车载镜头、安防镜头等光学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倒车影像、360全景镜头、行车记录仪、民用监控设备、智能家居等领域。近年来,禾瑞光电以科技为引领,不断加大科研投资力度,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占有率。目前,禾瑞光电在光学镀膜、注塑成型和组装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据了解,禾瑞光电深耕昆仑玻璃、光学镜头生产领域,其主产品昆仑玻璃采用108道微晶原材及面板加工工序和24小时高温纳米晶体生长技术,具备高强度、耐磨、高透光性等特点,获得全球首个瑞士通用公证行五星级玻璃耐摔认证,能够呈现清晰亮丽的视觉效果,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

  数据显示,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方面,该县重点谋划实施6个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9.5亿元。目前,已建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绿色铸造产业园、金泰金属产业园等3个专业化园区,形成集再生金属收购、铸造、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缸盖缸体铸造产能达9.5万吨,年产发动机缸体20万只、缸盖80万只、新能源汽车配件200万套。

  目前,该县缸盖缸体产业拥有国家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研发中心16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其中10家企业通过汽车行业ISO/TS16949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该县引导和鼓励16家企业与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工程学院、周口师范学院、洛阳一拖材料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设立产学研合作基地,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提高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促进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该县汽车零部件产业现有产业工人3000人,其中中高层管理人员220人、中高级技术人员420人、市场营销人员360人、熟练技术工人2000人。市场空间优势也颇为明显,扶沟拥有“豫扶”“扶缸”“天誉”“华光”“桐丘”“恒力”“中泰”等国家和省级著名商标,品牌效应不断凸显。

  未来,扶沟县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将继续乘势而上,瞄准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实施精准对接招商,促进项目快速落地,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记者 金月全)

责任编辑:王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