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水县出现了一次雨雪天气,对小麦影响总体利大于弊。
在春季气温较高、小麦生长旺盛时突然遭受强降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达7-9摄氏度,甚至达10摄氏度以上,易发生冻害。当小麦处于拔节期,极端低温在零下1.5摄氏度以下时,容易发生轻度冻害,达零下3.5摄氏度时,则易遭受重度冻害。在拔节后10天,也就是孕穗期,极端低温低于零度时,可能造成轻度冻害,低于零下1.5摄氏度,则易造成重度冻害。
商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刘林业介绍说:“商水县124万亩小麦长势好于往年同期,小麦已进入拔节期,也是小麦关键的管理时期,就我县出现的雨雪天气过程来看,总体上利大于弊,'利’主要为,一是此次雨雪过程有利于缓解麦田旱情;二是降温和雨雪可有效压降病虫基数,减轻病虫发生和危害;三是可有效抑制麦苗旺长。本轮雨雪对小麦的“弊”主要是担心已经拔节的麦苗易遭受冻害。只要温度不降到零度以下,到晚上的时候积雪能够融化,麦田不出现结冰现象,就不会对小麦生产造成太大的影响。建议广大农民朋友,要在此次降温雨雪过后2-3天内,剥开小麦植株主茎检查小麦幼穗是否受冻。若发现幼穗呈开水烫或失水变白则说明其已遭受冻害,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如尿素进行补救,一般每亩可追施尿素5-10公斤,以促进分蘖成穗,增加结实粒数,提高穗粒重,减少冻害损失。”